17.第17章 17,兵匪

刚强与散淡 / 著投票加入书签

58看书网 www.58kanshu.info,最快更新鸣凤的传说最新章节!

    “什么大事不好了,今天是我的好日子,哪里有什么大事不好了,大事好的很呢。”吴鄂作说。

    “老大,好像有人来攻山了!”那个小喽啰说。

    “我这营子山易守难攻,怕他作甚?不管是什么人来攻山,我先和压寨夫人圆房了再说。小的们,操家伙准备,我和夫人圆房了就来!”吴鄂作说。

    吴鄂作用左手揽住岳嫂的腰,把她往洞房带。

    岳嫂现在听说有人攻山,马上联想到张其危召集自己几个人来查找可能被掳掠寡妇的事,大约是张其危来救自己等人了。心里就有点拒绝吴鄂作了。但吴鄂作表现出的彪悍的阳刚之气却又给她很大的诱惑。就在这种半是拒绝,半是诱惑中,岳嫂和吴鄂作进了营子山的一间木屋做的洞房。

    这木屋做的洞房依山而建。有一面墙壁就是岩石,和这面墙壁相垂直的两面墙也是一半是岩石,一半是木头竖着密密排开做的墙,还有一面就完全是木头做的墙了。

    吴鄂作和岳嫂进了洞房,其他的小喽啰也就趴在屋外听他们圆房的动静。

    那些喽啰也不是什么没有见过世面的,而且营子山的匪徒也不是久旱之汉,有时候就从营子山跑到县城去发泄一番再回来。

    现在来听墙根是雎县的一种民俗,尽管是匪徒,民俗还是要遵守的。因为他们特别迷信,在遵守民俗方面比雎县的良民还要认真。

    须臾,吴鄂作和岳嫂圆房完毕,两人的表现就和没有圆房的时候不一样了,岳嫂露出久旱逢甘霖后的满足表情,,脸上是红润润的。紧偎着吴鄂作出来。

    当然,那些小喽啰会说一些吉祥的话。

    当小喽啰把好听的说的告一段落后,吴鄂作就说:

    “兄弟们。现在你们也有大嫂了。我们的喜事也已经礼成了。走,去看看是哪些不怕死的来骚扰我们。”

    吴鄂作说完就和小喽啰走到瞭望台,看见远处山下有近百人穿着不同的衣服,正往营子山走。他们身上扛的兵器还隐隐闪亮。

    “这不是官兵,有什么可怕的?”吴鄂作认为和官兵打交道才可怕,因为官兵是吃这口饭的。

    “老大,我们除和官兵交过几次手外还没有和这些人打过交道。莫看他们没有统一的衣服,但这正是江湖好汉的特点。这群人里面藏龙卧虎呀,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说这话的是营子山的军师,名字叫贵纪灵,外号叫点子多。

    能成为山寨的军师,点子多才行。营子山匪徒之所以能以区区十几人在这山上盘踞而不被剿灭,点子多是功不可没的。

    各位书友,前面说到这营子山是一座高山,这山上什么都好,就是吃水是个问题。但点子多就是不一样,他知道自然界中有一个现象,就是山高水高。这营子山虽然是一座高山,但山上植被丰富,水的蕴含量毫无疑问也就大了。

    点子多就根据植被厚水多的定律,在营子山顶找了一块树大林密的地方挖坑,只挖了一米多就见水了。然后继续往下挖的时候,水越挖越多。最后挖了一个大水坑。而且点子多指挥小喽啰把这水坑修成了一个葫芦状的水井,最上面是小井口,然后这井有个大肚子,需水量非常大。这井口旁还栽了一些灌木,把井口遮蔽着,有几回官兵攻上了山顶,也没有发现这井口。

    营子山的水井莫说十几个人吃水,就是干旱年头,这水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吴鄂作觉得古人说风水宝地,如果营子山这个高山只是山高风大,没有水,风水就缺了一半了,绝对不是好地方。现在有水,风水也就全了。生存也就不成问题。

    营子山的匪徒一般不下山抢掠,而是采取收保护费的形式生存。就是营子山的匪徒对雎县的大小富户按家产的大小按月收取一定比例的保护费。

    如果哪家胆敢抗拒不交,那么家人就要小心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走失”。

    这些富户也不愿交保护费,就联名上书要官府派官兵去剿匪。

    官府答应出兵,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官府就找大小富户收取剿匪捐,简称匪捐。

    捐款数额大不说,还只收捐不剿匪。最后是匪捐在收,保护费也在收,老百姓苦不堪言。

    富户联名要官府停收匪捐。可是没有效果。后来雎县来了任县官,据说是个“清官”,他接了大小富户的联名信,打算停收匪捐。

    第二天,雎县出了桩刑事案件。县官派官兵去抓罪犯,一个官兵也没有喊来,最后一问说这些官兵知道县长老爷要废除匪捐,他们今后会没有饭吃了,所以现在都在找自己将来不挨饿的营生。这抓人的事再说了。

    县官闻言气得要死,并放言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既然用兵时没有兵,就没有再养兵之说了。

    县官解散了原来的官兵队伍,打算另募队伍。原先的官兵解散了,新的官兵没有招募到,雎县的治安也就连装模作样的维护的也没有了,鸡鸣狗盗之徒的偷鸡摸狗事件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县官没有办法,只好将解散的官兵队伍再招收拢来。

    这些兵油子知道县官对他们无可奈何,也就越发只领饷不干活了。

    老百姓苦不堪言的时候才知道当初如果只给营子山的匪徒交保护费的话,每家每户的支出要少多了,现在倒好,用雎县的土话说就是下雨挑稻草,越挑越重。这兵匪都收保护费,老百姓就是教的双份了!

    老百姓也慢慢明白了,官兵为什么剿不了匪的原因是,如果飞鸟尽了,还要良弓干什么,这些官兵就要有匪存在,也就有了匪捐存在的理由。

    营子山的匪徒也看清了这个形势,官兵来剿时就避其锋芒。稍触即溃。官兵也就得胜回县。好在是县府的兵,要不然就是得胜回朝了!

    现在这支队伍看来不是官兵,该怎样对付,吴鄂作觉得还要深思熟虑才行!